在防水工程中有很多之前沒有注意到的細節工序,網絡上處理方法各種各樣,導致很多有經驗的防水師傅看到以后也是一臉迷惑,沒有統一的標準化且可實施的解決方法,一個不慎處理不妥后患無窮。
常言道:“防火、防盜、防閨蜜”大家都懂,但是防水現在很少有人提及,造成防水做不好,后患無窮,殃及鄰里。一兩年以后樓下鄰居怨聲載道,漏水,撬磚,砸墻,弄這弄那,還得幫鄰居刷墻,真是一番可悲的忙碌景象,其實這些在做防水的時候稍微注意一些就可以避免的。
洗手間防水
防水工程中的重中之重就是洗手間的角落,90%出問題都來自這里。所以在檢查的時候,一定要仔細檢查各個角落。
正常情況,洗手間和外面房間銜接處會用大理石等過門石材料來隔斷,做防水之前,應該先把大理石安裝好以后再開始做防水,這樣防水涂料才能形成一層膜,將大理石與地面之間的縫隙密封。
墻面防水
防水首先就要清理墻面,盡量不要殘留太多沙粒。過于干燥的墻體與過濕的墻體都是不妥的情況。
墻面防水一般要做兩遍,在第一遍與第二遍之間,時間不能太長也不能太短。
時間過短,刷第二遍時會把第一遍未干的漆膜拉掉。
時間過長,施工現場灰大,墻面上灰后再刷第二遍效果會大受影響。
涂刷的時候難免會有漏刷的情況,進行全面找補,完善工程。
現在非承重墻用的都是輕質磚,吸水很強,時間久了,墻體會霉變。
正常防水處理中墻面要做30厘米高的防水處理,但是非承重的輕體墻,就要將整面墻做防水,至少也要做到1.8米高。若使用浴缸,與浴缸相鄰的墻面防水涂料的高度也要高于浴缸的上沿。不過現在的防水基本上都是全部做到頂了,不省那點錢,這錢該花還是得花。
地面防水
地面防水最好做三遍:
第一遍,是把地面小縫隙填滿,讓防水涂料和地面更好的融合。
第二遍,密封起膜。
第三遍,加強膜的厚度。
防水層
在交付的新房中,衛生間、浴室和廚房的地面都有按照相關規范做的防水層,所以,不破壞原有的防水層入住后一般是不會發生滲漏情況。但這種防水涂料沒有加入水泥,太過光滑,貼瓷片容易脫落。
再次提醒,防水很多師傅是用滾筒來施工,一是方便,二是刷的均勻,形成防水膜也會厚一些。但拐角處是滾筒無法觸及的,必須要用刷子仔細的再刷一次。務必切記,從以往滲水的案例來看,90%問題都出來這里。
閉水驗收
防水驗收的時候最好密切關注。
地面防水驗收:在防水工程做完后,封好門口和下水口,在衛生間地面蓄滿水達到一定液面高度,并做上記號,48小時后水位無明顯下降,特別樓下鄰居的房頂沒有滲漏,防水就算合格了。其實經驗告訴我們,24小時沒有出現問題,基本上就可以了,為了保險起見還是測試48小時吧。
墻面防水驗收:對于輕質墻體驗收,可用淋水試驗,用水管在做好防水涂料的墻面從上往下不間斷噴淋3分鐘,4、5個小時以后觀察墻體的另一側是否會出現滲透現象,如果無滲透現象就驗收合格。